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推動鋰電產能急速擴張的背景下,但輥壓、焊接等核心工序產生的金屬粉塵因易燃易爆特性(最小點火能低至10mJ以下),成為生產線上的“隱形炸彈”。傳統除塵設備采用“集中處理”模式,粉塵直接進入機箱體,一旦觸發點火鏈,極易引發連鎖爆炸。
目前市面上針對動力電池、半導體等生產過程中配套的防爆除塵設備大多都是等粉體進入到箱體內后再進行處理,而粉體進入到箱體內后可能其濃度已經過高,可能其溫度已經超標。但是爆炸僅在幾毫秒之間就發生了,這個時候只能通過泄爆功能去降低爆炸造成的影響了,可單單是產線停擺的損失就已經是難以估量的了。
新氧器2020年成立臻防品牌新能源專項部門,在此背景下,依托國家級防爆專家團隊與十年工程經驗,創新性提出 “分段式主動防爆”技術框架 ,從根源重構安全邏輯——將粉塵爆炸風險拆解為“點火源生成-能量累積-爆燃擴散”三階段,針對性部署防控層。
技術內核:三段式主動防爆體系實現本質安全
該技術通過物理隔離、化學抑制與機械泄放相結合,構建多層次、動態響應的本質安全屏障。
前段:預分離與降溫消焰
18m/s高速氣旋沉降≥5?粉塵,同步噴淋(水/碳酸氫鈉)降溫至燃點以下,消除火花條件。
中段:智能探測與快速抑制
紅外火花探測器實時掃描,觸發后<50ms聯動噴放碳酸氫鈉溶液,0.1秒內撲滅火源,阻斷爆炸發展。
末段:泄爆防護與風險隔離
1、設置防爆膜片定向泄放爆炸壓力。
2、泄爆聯動水霧噴淋抑制二次風險。
3、極端風險下系統自動停機并隔離,確保安全狀態。
性能驗證:頭部鋰電產線的硬核數據背書
連續安全運行時長:在四川某全球動力電池龍頭極片車間,設備無故障運行超20000小時,粉塵停機時間下降40%;
凈化精度突破:采用芬蘭奧斯龍PTFE覆膜濾芯,對0.3μm顆粒過濾效率達99%,出口粉塵濃度穩定<5mg/m3(國標限值30mg/m3);
國產化替代:打破歐洲設備效率困局
某華南車企基地原采用歐洲品牌設備,面臨三大痛點:120萬元/臺高成本、60天交付周期、1年保修期。切換國產分段式防爆方案后:
成本直降33%:單臺價格壓縮至80萬元;
交付提速40%:40天完成安裝調試;
保修承諾革新:提供5年超長保修,電控模塊集成施耐德工業PLC。
標準化與全球化:從技術到規則的進階
1、中國標準奠基者:作為《鋁鎂制品機械加工粉塵防爆安全技術標準》(AQ4272-2016)核心起草單位,推動行業規范升級;
2、國際認證全覆蓋:通過ATEX、TüV、CE認證,設備出口56國,服務36家世界500強企業;
以中國智造重新定義工業安全邏輯
分段式主動防爆技術的普及,標志著中國工業安全設備從“被動防護”邁向“主動免疫”。其價值不僅在于為鋰電、半導體產業筑牢安全底線,更以硬核性價比打破國際壟斷,詮釋“讓環保與安全不再代價高昂”的產業使命。在雙碳目標與智能制造浪潮下,這項源自中國的技術創新將持續賦能全球工業安全體系進化。
返回列表